隨著健康意識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補充魚油來抗發炎。但你知道嗎?

魚油不是吃了就有效,選錯反而可能吃出問題!濃度太低的魚油吃了無效,選到不新鮮的魚油,對健康反而有危害,吃比不吃還更糟。

身為營養師,我常被問到:「魚油怎麼選才對?」這篇文章就帶你從新鮮度快速掌握訣竅,幫助你避開市售地雷魚油!

關鍵一:新鮮度最重要!單顆密封才能鎖住新鮮

魚油很容易因為接觸空氣、濕氣或光線而氧化,影響品質與效果。沒有單顆封裝的魚油,開封後不久後,膠囊便會軟化、黏在一起,讓新鮮度大打折扣魚油暴露在空氣中,氧化速度快速增加,好油也會變成壞油,尤其台灣與美國部分地區濕氣重,傳統包裝更容易吸濕導致魚油變質。

想要隨時維持新鮮度,選擇PTP排片設計的魚油,獨立防潮保鮮設計才能有效隔絕空氣與濕氣,降低氧化風險,延長保存期限,也更方便攜帶,對於出差、旅行或銀髮族來說更友善。

關鍵二:除了包裝設計,新鮮度就看TOTOX值 

除了要有獨立防潮設計。因為 Omega-3 是非常容易氧化的脂肪酸,魚油曝露空氣變質後,會逐漸產生腥味,甚至可能讓身體慢性發炎,長期吃反而對健康有害。

因此,國際間普遍用一個指標叫做 TOTOX(Total Oxidation Value) 來評估魚油的氧化程度。

TOTOX 值越低,代表氧化越少,也就是越新鮮。

一般建議選擇 TOTOX 值小於 26 的產品,而標準越嚴格越安心。

關鍵三:魚種來源與檢驗報告一定要透明

不只要新鮮,原料來源的安全性也不能忽略。建議選擇使用「小型深海魚」(如鯷魚、沙丁魚)製成的魚油,這些魚類體內累積的重金屬(如汞、鉛)相對較少,因為生長週期短。反之,像鮪魚、鯊魚這類大型魚,雖然 Omega-3 含量也高,但體內重金屬殘留風險更高,不建議長期補充。

此外,產品本身是否有附上完整檢驗報告也非常重要,包括:

  • 重金屬檢驗(汞、鉛、砷)
  • 氧化值(TOTOX、PV)
  • EPA、DHA 濃度標示

如果包裝上都沒有清楚標明,或產品說明無法提供檢驗報告,那就建議三思再買。

延伸提醒:量販通路-低價魚油的 3 大陷阱

你可能會在量販店、電商平台上看到「超便宜、超大瓶」的魚油,但便宜真的不等於好。這些產品可能存在以下三大風險:

  1. 庫存時間久:存放時間可能早就超過半年以上,加上瓶裝不比PTP排片單顆密封設計來的保鮮
  2. 魚種來源不明:沒有說明魚種、產地、製程,也無法追溯來源,等於產品來路不明。
  3. 無檢驗報告:沒有提供重金屬或氧化值報告,等於吃得不安心。

這類魚油,吃了「無效」還是小事,如果新鮮度有問題,身體也會有不好的感受,得不償失。

好物推薦:好好生醫魚悅魚油

想要補得安心又有效,推薦選擇具備以下特色的魚油產品:

  • ✅ 單顆密封PTP排片包裝,維持最佳新鮮
  • ✅ 使用挪威大廠的小型深海魚來源
  • ✅ 提供完整第三方檢驗報告
  • ✅ TOTOX 值嚴格控管於 10 以下

好好生醫魚悅魚油 選用挪威VIVOMEGA百年大廠魚油原料,以接近實驗室等級新鮮度為優先,高EPA黃金配方讓你吃得安心又健康!

馬上點擊了解更多 > 魚悅魚油產品介紹 

結語:挑對魚油,才是真正的健康投資

魚油不是愈吃愈多就愈有效,選對品質遠比吃多更重要。從新鮮度、包裝方式、來源魚種與品質檢驗,都是影響效果與安全的關鍵。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在魚油百百種中挑對真正對身體有幫助的那一款,吃得安心、吃得有感。

👉 下次買魚油前,不妨多花 1 分鐘檢查這些細節,吃得安心、保健才有效。
👉 關於魚油,你可能也會想知道:

文/好好生醫品牌營養師 吳宜庭

參考資料